首页 头条新闻 部门动态

佳木斯市优秀共产党员——孟庆丽

  • 发布日期:2021-07-27 18:31:14
  • 来源:

1.jpg

  孟庆丽,现任第十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200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始终以新时代“四有”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围绕“立足感恩教育,打造仁德文化”办学理念,带领全校党员教师改善教学环境,规范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赢得了教育部门、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优秀校长、十大创新校长、职业道德模范、突出贡献人才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届担任佳木斯人大代表,被评选为富锦市首届名校长并成立工作室。

2.jpg

  一、改善办学条件,打造红色摇篮

  过去的第十小学办学环境拥挤,两所学校挤在一栋教学楼里上课,教学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刚上任的孟校长便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以打造新时代现代化教学阵地为目标,力争资金2000余万元进行学校改建扩建,建成集教学楼、综合楼、千人汇报大厅和室内体育馆为一体的20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学校。增添了40多间现代化的多功能室,完善了图书室建设,为全校所有教室更换了遮光窗帘,班班安装了校园宽带网和希沃白板,更新学生桌椅1200余套,改善第十小学的办学条件。同时组织全校党员教师,加强学校传播红色文化的主阵地作用,围绕“感恩 仁德 善行”核心文化理念,将传统教育与红色教育有机融合,组建了茶艺、书法、插花等特色活动小组18个,组织学生参加党史读书活动,唱红歌传承红色经典活动、英雄人物先进事迹故事会等比赛8次,组织“书写红色经典”等书法竞赛12次,并有7名同学荣获市级首届汉字书写大赛“十佳小书法家”荣誉称号,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爱党、团结、友爱精神,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打造红色文化传播摇篮。

3.jpg

  二、注重思想学习,加强队伍建设

  注重全校教师思想学习教育,每月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传递红色能量,提升全校教师不怕吃苦,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关注教师的平时生活,主动与遇到困难的教师进行谈心谈话百余次,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消除教师的思想负担,使全校教师以更好精神面貌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时刻关注教师能力培养,积极推进“青蓝工程”,通过结对子、定计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学期都组织教师赴外地学习观摩;坚持校本教研,将上课、听课、评课、研课有机结合,促进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先后组织新入职教师素质培训18次,组织师德师风交流会32次,教师团建活动16次,教师志愿者服务36次,疫情期间支援社区排查2次,经过不懈努力,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教师专业化队伍逐步形成,许多年轻教师在教学大赛中获奖,学生的素养不断提高,赢得了家长及社会的赞誉。

4.jpg

  三、发挥先锋作用,规范教学管理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份责任就是一份担当。她时刻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带领党员教师深入社区开展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活动20多次。节日期间,组织党员教师看望慰问离退休、生活上有困难的老师,每年教师节前夕,她都细心安排欢迎老党员回家活动,让离退休的党员依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同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规范教学管理标准,多次征求全校教师意见,研究讨论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修改《教职工考勤制度》《班级工作考核制度》《教师奖惩条例》等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组长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研活动等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指导、监管力度,每学期末由学生家长为任课教师评价,评价纳入年底教师绩效考评机制,不断促进全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好评,使全校呈现出一派校风正、学风浓、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

  四、传播红色能量,关爱学生成长

  作为一名校长,她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学生德才兼备、文体兼优全方位培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聘请专家对学生进行普法、环保、爱党等教育23次;以党的生日、雷锋纪念日、清明节等节日为契机,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烈士纪念碑扫墓、诗文朗诵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每学年度开展专题教育活动40余项。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庭教育培训会等10余项活动,组织学生创新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等活动18次,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亲自带头并动员全校党团员、教职员工为学校建档立卡学生捐款、捐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重新树立贫困学生的信心。组织教师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走访慰问贫困、单亲、留守儿童59名,给学生们送去学习、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共价值9000余元,义务补课1000余次。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帮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感受温暖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发愤读书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