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富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富锦市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实施方案》的通知
富政规〔2025〕2号
富锦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富锦市农村供水县域
统管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市政府工作部门,市直及中省直单位:
《富锦市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实施方案》已经富锦市第九届人民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富锦市人民政府
2025年10月30日
富锦市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实施方案
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工作的相关部署,不断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保障工程长久稳定运行,确保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按照《黑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工作方案〉的通知》(黑水规发〔2024〕5号)以及《佳木斯市水务局关于全市2024年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工作计划的报告》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编制富锦市县域统管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确定了富锦市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富锦市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助力富锦市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水安全保障。
一、农村供水现状
(一)区域概况
1.地理位置。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东经131°25´至133°26´,北纬46°45´至47°45´至47°37´之间,周边与7市县相毗邻。西与集贤县、桦川县毗连;东与饶河县、同江市为邻;南起七星河,与绥滨县隔江相望。是三江平原几何中心。全境东西180公里,南北92公里,幅员总面积8227.163平方公里,占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的1.8%。占佳木斯地区总面积的25%。在佳木斯地区位居第一。
2.地形地貌。富锦市地势低平,平均海拔60米左右,全市地貌结构从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坡降为1/10000~1/15000,纵观地貌类型,大致分为平原、低平原、低湿地、山丘漫岗4种地貌单元。平原与山地比为9:1。这种平原类型的地貌,构成了生物群的良好生长环境。完达山脉延伸到境内,形成少量的孤山丘陵。城东乌尔古力山海拔538.7米与城西海拔472.8的别拉音子山遥相呼应,形成西北略高,中部低平,东南稍低的冲积平原。
3.气候特征。富锦市属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区,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特点。四季分明,春季风力大,蒸发大于降水;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冬季漫长,寒冷、干燥。
4.社会经济。富锦市行政区划,设有富锦镇、二龙山镇、向阳川镇、锦山镇、头林镇、兴隆岗镇、宏胜镇、上街基镇、砚山镇、长安镇和大榆树镇11个镇,城东、城西2个街道办事处,共有267个行政村、397个自然村和51个居民委员会。农垦建三江分局及其七星、大兴、创业3个国有农场在富锦境内。全市户籍总人口439014人,其中,市属人口359123人、农垦农场人口79891人。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面积3092公顷。
(二)农村供水现状
1.农村供水的范围和服务人口。截至2023年底,富锦市行政村、自然屯、农林牧场共计401个(包括267个行政村、131个自然屯、3个农林场)。供水范围包括大榆树镇、富锦镇、锦山镇、上街基镇、兴隆岗镇、向阳川镇、砚山镇、头林镇、二龙山镇、长安镇、宏胜镇,供水人口213100人,(数据来源富锦市统计局)。2023年度富锦市城镇居民用水量146.35万立方米,农村居民用水量11.93万立方米,服务业用水量25.86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7.52万立方米,其他用水量2.57万立方米。
2.供水工程现状。现状各类型工程总处数296处(城市管网延伸工程1处、千人工程27处、百人工程268处)、覆盖人口213100人,集中供水率100%、自来水普及率99.8%、296个水源类型为地下水占比100%、配套消毒净化设施紫外线消毒、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半径30米至50米。
3.水资源量。根据《黑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的成果,富锦市平原区地下水多年平均总补给量92815.75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80621.39万m3。
4.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保障正常运行。市政府在2018年12月31日按重大决策程序出台了《富锦市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办法》,落实了管护责任部门、建立了“三项责任”、“三项制度”管护措施,并将运行养护基金及水质检测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农村供水保障工程401处,覆盖人口213100人,每年培训296名看水员1次,24小时供水工程数量2处,由村集体负责收缴水费,2处计量收费个人承包,能够实现收支平衡的工程以及年补贴金额等。
(三)存在的短板和弱项
1.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弱项。部分工程已达到使用年限,有的甚至超期服役,供水保障程度不高。部分管网老化严重、漏损率高、冬季易冻损。部分工程水源井水质不稳定,需要重新配套水处理设备。
2.工程规范化管理程度不高。专业管护人员较少,大多由村集体管理,管水员专业化水平较低,农村供水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
3.计量设备配套不完善。工程普遍按户收费或按人收费,水费收入不能覆盖工程运行成本。缺乏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费收缴机制,农村群众没有约束地敞口用水,产生了“公水悲剧”。有地方供水管网上游村民用免费自来水浇灌自家菜园、农作物,不仅造成大量浪费,还导致末端村组频繁停水。
4.运行管理体系不完善。县级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处负责全县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行管理监督,乡镇未建立专管机构,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
二、主要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工程县域统管机制,逐步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到2025年底,农村供水工程全面纳入县域统管,基本构建专业化管理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系,为实现农村居民从“有水喝”到“喝好水”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到2027年底,富锦市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农村供水专业化管护全覆盖,供水对象得到优质供水服务,农村供水全链条全过程专业化运维。
三、实施范围和重点任务
(一)实施范围
全市政府投资或政府补助修建的农村供水工程纳入此次县级统管实施范围,包括县城水厂(分水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乡镇(联村)水厂和单村供水工程。全部纳入此次实施方案的覆盖范围,县域统管比例100%。
(二)确定县域统管模式和统管主体
1.统管模式和统管主体。富锦市根据乡村分布、人口规模、工程布局等特点,确定采取“县级农村供水工程专管机构+乡镇专管机构模式”。确定的县级专管机构为富锦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服务站,根据乡镇现有机构职能,乡镇专管机构为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或相关机构。
2.管理职责。富锦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服务站负责组织编制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总体规划;编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规划、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制定工程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年度投资计划制定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年度投资计划,协同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和建设资金的管理,负责投资计划的执行;负责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协助组织和指导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四制”的实施以及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监督指导各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和经营管理、维护以及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级专管机构是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主体,负责所辖各村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负责所辖各村屯供水单位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监督所辖各村水源地保护、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供水保障率达到农村供水相关标准,负责水费收缴等工作。
(三)建立县域统管工作推进机制
富锦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服务站负责农村供水工程、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维修养护项目、省级专项维修养护项目的建设工作。各乡镇按照需求向富锦市水务局提交申请,水务局按照应急优先的原则组织实施,工程项目未覆盖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各乡镇人民政府申请或自筹资金加以解决。
各乡镇水价标准可沿用目前的水价,如果目前水价无法满足日常供水工程运行,可召开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调整水价。水费收缴由各村委会负责,建立水费收缴台账,水费支出定期向村民公示。
建立跟踪调度、监督考核机制。农村饮水安全中心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各乡镇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源地保护、农村供水四项指标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通报检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
(四)做好县域统管专业化管护工作
各乡镇专管机构,负责管理所辖村屯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专管机构不少于3人,在县乡专管机构的监督指导下开展工作。
县乡两级专管机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农村供水不仅要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饮用水需求,还需要统筹考虑改厕、洗浴、环境卫生、乡村旅游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用水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牵引,以稳定水源为基础,实施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强化工程管理管护,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不断提升农村供水标准和保障水平。
加强领导,把安全饮水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以及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中,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并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总结布置安全饮水建设工作。同时要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一是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以市主要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协作,保障具体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二要建立起一套运转灵活、信息通畅的工作机制,在纵向、横向两方面都切实做到沟通及时、工作高效;三是严格执行相关规划所确定的目标措施,确保规划及时有效的实施。以乡镇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将本乡镇内可连接的供水工程进行连接,建设大型水处理厂集中供水,推进标准化数字孪生供水工程。
(五)经费测算
通过县域统管工作有序推进,农村供水工程顺利实施,未来市域内全口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比例68%以上。
根据测算,小型供水工程无净水厂行政村供水经费每年约3万-5万元,有净水厂行政村每年运行经费约7万-8万元,规模化供水工程年运行费用30万-40万元。因农村人口减少,每年运行经费不足,不足部分已由乡镇或村级承担,可满足日常供水需要,无需市财政补贴经费。收缴水费需建立收支台账,定期向用水户公示水费支出情况。
四、实施步骤
富锦市县域统管采取县级农村供水工程专管机构+乡镇专管机构模式,富锦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服务站为县级专管机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或相关机构)为乡镇专管机构,2025年11月30日前上报县级专管机构,12月30日前印发富锦市县域统管实施方案。2026年6月30日前成立乡镇专管机构,7-8月开展县域统管人员培训,9-10月对乡镇专管机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10月对督导检查结果进行通知并列入年度考核,11月30日前上报富锦市县域统管完成情况报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以主管市长为组长,水务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富锦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服务站负责制定县域统管工作考核细则,将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工作纳入各乡镇及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
(二)强化资金保障
供水工程运行资金通过水费收缴和村集体补贴加以解决。统筹用好各级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债券等各渠道资金,优化完善投融资模式,鼓励金融信贷、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运行,全力保障农村供水建设和运维资金需求。
(三)加强技术指导
富锦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服务站负责组织培训会议、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等方式对各乡镇专管机构及水管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
(四)强化宣传引导
加大农村供水工程县域统一运行管理工作推进的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相关政策知识、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成效等内容,提高农村群众对农村供水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营造良好氛围。
富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0月30日印